
在寒冷的冬日里,社区的温度却因一场特别的活动而升温。1月30日,儿科学系党总支、泸州市儿童意外伤害科普基地组织开展了关爱儿童科普讲座活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雷小平教授,新生儿科张莲玉护士长、章容护士长、杜凤玲博士,儿科学系张玲萍科长来到奥体社区开展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杜凤玲向大家介绍了冬季流感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她指出,冬季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周围人群。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较易感染流感病毒。此外,她还详细讲解了冬季流感的预防措施。并提醒大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等。

接下来,章容、张莲玉、张玲萍还共同组织了手卫生和儿童性早熟的科普讲座。章容和张玲萍向在场听众讲解了手卫生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手卫生,简单来说,是指通过清洁和消毒双手,减少手部携带的微生物和细菌,从而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接着,张莲玉详细介绍了性早熟的定义、成因、症状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教家长们如何准确识别孩子是否出现性早熟的各种迹象。
随后,雷小平介绍了儿童意外伤害的严峻形势,指出儿童由于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弱等特点,容易发生跌倒、烫伤、触电、锐器伤等意外伤害。并通过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各类意外伤害的诱因、症状和处理方法,强调了预防意外的重要性。在预防措施方面,雷小平还向现场的家长传授了一系列实用的安全防范知识。例如,家中应设置安全门槛和防护栏,避免儿童跌倒;热水瓶、电器等危险物品应放置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等内容。
此次“守护天使,暖意过冬”关爱儿童健康科普讲座,不仅提高了社区儿童的急救意识和性健康知识,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份冬日的温暖。通过医护人员的专业讲解和亲身示范,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在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时,活动也让孩子们认识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