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儿科学系党总支小儿外科党支部和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党支部在西南医科大学城北校区荟文楼人体解剖学党支部活动室联合开展“党建业务双融共进、医教科普齐创共赢”党建活动。此次活动由人体解剖学党支部书记胡光强主持,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曾永秋、儿科学系党总支书记杨敏等2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胡光强致辞并介绍本次会议议程,并介绍参会同志。随后九三学社泸州市副主委、小儿外科刘铭教授介绍科室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开展的工作及出席本次会议的同志。双方党员对各自支部加深了认识与了解。

曾永秋在交流发言中谈到“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本次活动是近年来临床科室与基础医学院的首次共建活动,期望这次交流能碰撞出新的火花,深入探讨更适用于指导儿科学系临床教学相关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并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活动中,解剖学教研室先德海副教授为大家介绍《生命科学馆的建设与实践》,以上世纪50年代我校第一代解剖人成立的人体标本存放室为切入点,生动且深刻地将我校四代解剖人奋建的历史向大家娓娓道来。当前由第四代解剖人培育的生命科学馆获批国家健康科普教育基地,面向本校及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会议期间,先德海带领大家参观了生命科学馆及医学博物馆。参观过程中了解到,科技的进步让人体解剖学从原来的课本与大体老师这样二维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了3D打印、人工智能化多层面立体解剖的多维教学模式。参观结束之后两支部参会代表就儿科学与解剖学在教学、临床及科研、科普的交叉点上展开了热切交流和讨论。

儿科学系党总支书记杨敏作总结发言。她指出:“儿科是生命的起点、解剖是生命的终点”。生命科学馆及医学博物馆是国家科普健康教育基地、人体解剖学党支部是四川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我们可以依托如此优秀的平台,加强儿童科普合作,共筑生命起源的文化长廊,深挖临床感人肺腑的人文故事,比如器官捐献,让爱传递,让生命继续延续。希望我们以始为终、不忘初心、协同育人,为儿童健康的事业发展作出贡献。